
農資銷售進入新時代
摘自 《農村大市場》 李竹林
近年來,農資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,尤其是環境保護、農業與農民的新變化,都對農業技術服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,原有的服務模式已很難適應新形勢的新要求,農技推廣部門、農資企業在深化原有服務方式,一種新的模式——服務營銷模式正在形成,隨著這一新模式的推廣普及,農資銷售即將進入服務營銷新時代。
服務營銷的優勢
現在服務營銷理論認為,像農藥化肥產品,其需求是個性化的,使用方法相對復雜,并且其性能的發揮取決于能否正確使用,應該實行“產品+服務”的服務營銷方式。在農資行業,服務營銷模式是直接為農民提供植保和施肥服務。與現有模式相比,服務營銷模式的服務范圍覆蓋了售前到使用的所有環節,可以不受農民接受能力限制,滿足農民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,圓滿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,以及降低勞動強度、享受悠閑、贏得尊重等深層次需求,并且因為服務是有償的,回報是直接的,可以更深入、更穩定地持續發展。
服務營銷模式有以下兩大突出優勢:
第一,降低種植成本。服務營銷模式通過提供配肥、運輸、施用全套服務方式實現平衡施肥,相比技術物化模式,農民的投入產出比大幅度提高。在投入上,新模式采用基礎肥料即時混配的方式代替了肥料二次加工,新增加培肥成本在30~50元噸/之間,遠低于二次加工300元/噸左右的平均成本。在運輸、施用環節,由于實現了專業化分工,作業質量更高,其成本也將低于農民自己的操作的成本。此外還可以降低農民選擇成本和購買風險。在產出上,新模式可以解決一些生產上難以解決的產品個性化、配方精準化等技術問題,以及環境污染問題,使肥料配方更精準,施用更規范,作物產量與質量將得到提高,農民勞動強度降低,生活質量提高。
第二,提高農產品質量,降低環境污染。例如在農藥使用上,專業化的植保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植保方針的要求,隨著服務范圍的擴大,最終可以實現統防統治的更高要求,杜絕農藥中毒事故,有效降低農藥殘留,提高農產品質量,降低環境污染。
實施服務營銷模式的三大條件
除了能顯著提高農民的收益之外,服務營銷模式能否成功實施,還須具備另外三大條件。
一要看農民對服務營銷的需求是否為有效需求?,F在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提高,農民經濟來源增加,生活水平提高,對服務的購買能力增強,過去處于無效狀態的農事管理、享受悠閑、贏得尊重等需求日益有效化。
二要看新模式實施者是否有足夠的盈利空間。新模式因專業化和規?;?,其效率將顯著高于舊有模式,在提高農民收益的同時,新模式實施者也會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盈利空間。
三要看物質技術條件是否具備。多年的農化服務工作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服務經驗,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,植保技術、配方施肥技術日趨成熟,配肥設備、施肥用藥機械業已配套,專業服務機構也很容易迅速建立。
- 友情鏈接: